植入式注射座放置流程與案例
大家好,我是胸腔外科吳青陽醫生,今天要跟大家分享植入式注射座的放置流程。
所謂植入式注射座,就是俗稱的人工血管,整個放置流程屬於局部麻醉的手術。
手術步驟分為:鎖骨下方局部麻醉、切口與組織分離、血管探查與導管置入、導管與注射座結合、建立皮下包膜空間、固定注射座,最後傷口縫合。
以下為手術過程簡要:
在鎖骨下方進行局部麻醉。
完成麻醉後,會在鎖骨下方開一個約兩公分的小切口,並透過自動張開器將切口撐開,將皮下脂肪層逐步遊離,直到達到肌肉筋膜層。
此時,我們可以看到胸大肌與三角肌的交界處,血管即位於此處。
接下來,我們會進行血管探查。
由於頭靜脈與胸前靜脈的三角分支都位於這個區域,手術時多以頭靜脈為主,因為頭靜脈相對較表淺。
若無法使用頭靜脈,則可進一步遊離更深層的胸前靜脈三角分支,來進行導管的置入。
當找到適合的血管後,我們會將導管精確置入血管內。
導管置入的深度,我們會使用移動式X光設備確認其位置,理想位置為上腔靜脈與右心房交界處。
確認位置無誤後,會預留一小段導管長度,以便與注射座結合,並用鎖頭將導管固定在注射座上。
完成上述步驟後,接著會在胸大肌筋膜上方進行皮下包膜皮瓣的創建,目的是讓注射座能完整埋入其中。
完成包膜創建後,會將注射座固定於胸大肌筋膜上方,以避免發生翻轉或移位的情況。
進行傷口縫合,即完成整個手術流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