肺癌治療指引與方法解析:手術及全身治療全攻略
隨著腫瘤治療的進步,肺癌治療指引已不斷完善,有越來越多病患在追蹤的過程中發現肺部病灶。在不同的臨床情境下,這些肺臟病灶的處理方式會有不同的考量與建議。
在原發病灶不是肺臟的腫瘤病患(如乳癌,大腸癌,肝癌等)的臨床情境下,肺臟病灶的處理取決於原發病灶是否處於穩定狀態(即原發腫瘤位置是否穩定,無局部復發同時也沒有除肺臟以外的病灶存在)。
若原發病灶穩定,其肺癌治療方式取決於下列因素,包括病患的心肺功能,肺臟病灶分布的位置及個數。
當病患發現肺部病灶時,肺癌治療指引需根據病灶的數量、分布以及病患的心肺功能來制定。
針對單一肺臟病灶或單側多顆病灶的處理策略存在不同的考量,需依據最終病理檢體結果進行後續治療規劃:
單一肺臟病灶處理 | 單側肺臟多顆病灶處理 | ||
---|---|---|---|
病患條件 | 心肺功能正常,僅有單一病灶 | 心肺功能正常,同側肺臟有多顆病灶 | |
處理方式 | 手術切除 | 根據病灶位置與個數進行個人化手術設計,以損失最少肺功能為前提切除所有病灶 | |
後續治療 | 轉移 | 根據原發腫瘤選定全身治療藥物 | |
惡性腫瘤 |
|
|
|
感染 | 需進一步評估是否投予抗感染藥物 | 不適用 | |
原發腫瘤處理 | 維持原本追蹤方式與頻率 |
在臨床治療肺部病灶時,雙側肺臟多顆病灶的處理方式取決於病灶的性質與分佈。當病灶屬於寡轉移或非寡轉移時,肺部腫瘤治療需依據患者心肺功能及病理結果進行個別設計。以下將雙側肺臟多顆病灶的處理方式進行詳細比較:
寡轉移 | 非寡轉移 | ||
---|---|---|---|
手術目標 | 切除所有病灶,以損失最少肺功能為前提 | 獲取腫瘤組織進行病理化驗,非切除所有病灶 | |
手術順序 | 先處理狀況較嚴重的一側,再進行對側肺臟病灶的手術 | 根據術前評估,選擇最方便進行切片取樣的病灶 | |
後續治療依據 | 根據病理報告進行治療 | ||
病理結果 | 轉移 | 選擇依原發腫瘤設計的全身治療藥物 | |
肺臟惡性腫瘤 |
|
全身治療以肺癌治療為主,原發腫瘤僅需維持追蹤 | |
其他 | 原發腫瘤僅需維持追蹤方式及頻率 |
若病患心肺功能不佳,肺部腫瘤治療原則是盡可能的拿到肺臟病灶組織進行診斷確認。以下為您說明不同情況下,肺部腫瘤治療的處理方式:
先針對原發腫瘤進行全身性藥物治療,肺臟病灶可視情況進行腫瘤消融,以達最佳局部控制。
肺臟原發腫瘤的肺部腫瘤治療計畫需依據腫瘤分期擬定。